導賞荃城 – 荃灣青年空間

導賞荃城

目的: 藉建立社區導賞平台,連繫各階層人士探索 荃灣區工商業的文化變遷,以提升居民對荃灣區工商業發展的認識,加強對荃灣區的歸屬感。

主題:荃灣工商業發展文化導賞、社區變遷探索

計劃理念:

  1. 計劃由青年帶領社區人士親臨荃灣小店及老鋪/社區景物舊址導賞,認識荃灣工商業發展所衍生的周邊社區小故事及社區面貌。同時邀請荃灣區內傳統工商業老前輩分享小故事,以口述歷史形式承傳社區工商業的獨特性。藉建立共創文化平台,將多視角的工商社區面貌呈現居民眼中,連結各年代的人和事。
  2. 計劃推動青年及街坊探索本區工商業事蹟風貌、特色及社區蛻變轉型的故事,進一步認識荃灣區的過去與現在,令他們重新思考荃灣區工商業的價值,傳遞地區獨特文化。

計劃內容:

  1. 計劃服務對象為荃灣區青年及社區人士,以工作坊形式培訓社區導賞員推廣本區工商業獨特文化。透過社區工商業歷史探索,提升參加者對本區歸屬感。
  2. 街坊受眾在手作工作坊、導賞團、啟動禮中,更認識本區傳統工商業獨特文化。
  3. 由青年主導舉辦各社區活動,藉導賞、手作形式承傳本區工商業獨特的歷史,連繫及促進社區居民多參與社區活動,營造社區感。

導賞荃城啟動禮

青年帶路: 社區小故事訓練

青年帶路: 社區小故事服務日

青年帶路: 手作工作坊訓練

青年帶路: 手作工作坊服務日


導賞荃城_商業路線

1) 荃灣大會堂 荃灣大會堂於1980年落成,毗鄰荃灣法院,原由荃灣區議會管理(荃灣區議會會徽正是原大會堂標誌),現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荃灣大會堂於1990年代及2004年分別進行小型及大型翻新。2004年的工程項目包括更換演奏廳座椅、遷移售票處、擴展戶外廣場和翻髹外牆等。於2005/2006年度,入場人次達 221,000 之多。

演奏廳可容納1,424名觀眾,設有120套電路電腦控制燈光系統、大鋼琴、定音鼓、專業音響設備以及幻燈機等。文娛廳總座位為280個,亦有鋼琴、幻燈機及銀幕等器材。

荃灣大會堂亦照顧及殘疾人士,因此設有多項設施方便他們參與當中舉辦的活動,包括輪椅升降機、殘疾人士專用洗手間,以及正門入口之失明人士引導徑等。

2) 楊屋道街市 楊屋道市政大廈,是香港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處於新界荃灣市中心舊區的楊屋道45號,在1990年7月14日啟用,由時任區域市政局副主席陳偉業主持開幕典禮。市政大廈的設施包括楊屋道街市、楊屋道體育館及政府辦公室等。楊屋道市政大廈設有一條行人天橋橫跨楊屋道,天橋直接通往如心廣場1樓商場。現在,楊屋道街市跟荃灣街市大樓一樣,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清潔則外判予相同一家私人承包商。
3) 龍華戲院 龍華戲院位於香港荃灣眾安街117號,在1962年開幕,當時為放粵語片的戲院。戲院於1996年12月29日結業。戲院結業後被改成食肆娛樂場所,被劃分為不同商舖出租。戲院外牆的名稱提字,由「區老闆書」,但字樣已鏽蝕剝落,無法清楚看到。
4) 德華公園 賽馬會德華公園,簡稱德華公園,為香港一座中式園林公園,位於新界荃灣市中心海壩村舊址,佔地約1.63公頃,由香港賽馬會贊助興建,第一期於1989年竣工,第二期於1995年竣工。賽馬會德華公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為香港政府推介的拍外景場地。

德華公園舊址為一條村落。公園內由海壩村原址古老村屋改建而成的德華展覽廳及環境資源中心,分別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環境保護署管理。由一所建於1904年的海壩村舊民宅改建而成,樓高兩層,以夯土、青磚、青瓦和杉木建造而成,面積約佔400平方米,1986年由古物古蹟委員會宣佈為香港法定古蹟。位於樓下的展覽廳在關閉以前展示新界傳統私塾教育演變至鄉村學校的歷程資料;環境資源中心於1997年開辦,由政府與私人團體(最初為長春社,自2000年起為綠色力量)合辦,改建經費由「吳氏會德豐環保基金」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分擔,內有圖書館、電腦室、視聽室、展覽區及及一個仿建的廚房等,但已於2016年2月起關閉。

公園內尚有一座義璋陳公祠,建於光緒二年(1876年),為紀念陳氏廿七世祖陳義璋而建,陳氏祖籍廣東寶安縣(今深圳市寶安區)沙井後亭村,於乾隆年間率領族人移居荃灣。祠堂曾於宣統元年(1909年)重修,近期則於2005年進行大規模復修工程。

園內有兩個主題花園,分別是「茶花園」及「草藥園」,另設有錦鯉魚池、小拱橋流水、九曲橋蓮花池涼庭公共廁所等。

5) 三棟屋 三棟屋原來是香港古老的圍村之一,屬客家圍村,大約在18世紀中葉,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陳姓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雖然經歷了百多年歷史,但三棟屋卻保存得很好。

1970年代,由於香港地鐵荃灣綫的工程,三棟屋村村民放棄原址。1987年,三棟屋村遺址經當時的區域市政局修葺後,改為三棟屋博物館開放讓公眾人士參觀。2016年6月,改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管轄,並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作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

三棟屋的建築布景有如棋盤,內有前廳、中廳、祠堂,以及 4 間獨立的居室。居室為方便參觀者設有「話當年」教育展覽,讓參觀者觸摸展品,感受農村生活,讓遊客如同親身回到多年前的圍村中。

開放時間

  • 星期一、星期三至星期日(包括公眾假期)
  • 每日上午10時 — 下午6時
  • 星期二、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日、農曆年初一、初二及初三休息

入場費全免

6) 荃昌中心
7) 港鐵荃灣站 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是荃灣綫北面總站,位處荃灣市中心北部,青山公路及大河道之間,西樓角路旁。車站旁邊是港鐵荃灣車廠,上蓋是港鐵公司住宅發展項目綠楊新邨。車站以紅色為主要色調。

導賞荃城_工業路線

1) 荃灣大會堂 荃灣大會堂於1980年落成,毗鄰荃灣法院,原由荃灣區議會管理(荃灣區議會會徽正是原大會堂標誌),現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荃灣大會堂於1990年代及2004年分別進行小型及大型翻新。2004年的工程項目包括更換演奏廳座椅、遷移售票處、擴展戶外廣場和翻髹外牆等。於2005/2006年度,入場人次達 221,000 之多。

演奏廳可容納1,424名觀眾,設有120套電路電腦控制燈光系統、大鋼琴、定音鼓、專業音響設備以及幻燈機等。文娛廳總座位為280個,亦有鋼琴、幻燈機及銀幕等器材。

荃灣大會堂亦照顧及殘疾人士,因此設有多項設施方便他們參與當中舉辦的活動,包括輪椅升降機、殘疾人士專用洗手間,以及正門入口之失明人士引導徑等。

2) 香車街街市
3) 福來邨 福來邨位於香港新界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旁,部分土地為填海所得;為當時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十個廉租屋邨之一。福來邨最後一座於1967年峻工,共有9座,興建時分了2期,分別是第一期的永寧樓、永興樓、永嘉樓、永康樓和第二期的永昌樓、永定樓、永泰樓、永樂樓、永隆樓。4座高16層的舊長型大廈的升降機只會到達15樓,16樓的居民要先乘升降機到15樓再步行到16樓。其中永隆樓是香港首座採用預製混凝土方式興建的公共房屋。

福來邨位處荃灣市中心,鄰近愉景新城、荃錦中心等多個購物商場,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步行約5至15分鐘就可以到達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交通非常方便。永嘉樓及永泰樓地下有商店,包括士多、診所、茶餐廳等等。停車場旁有一片空地,有很多活動(例如嘉年華)都在那裡舉行。

1960年代,政府已決定將荃灣的一幅填海地撥予屋宇建設委員會作廉租屋邨之用。

福來邨原訂只有八座大廈,分別為四座七層樓宇和四座舊長型大廈。1965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從日本引進「工業化」建築計劃,以預製混凝土方式興建。為了試驗此興建方法的實用性,屋宇建設委員會在福來邨第二期中加建一幢七層樓宇——永隆樓,並於1967年落成。

福來邨入伙時,所有七層樓宇均沒有升降機,房屋委員會其後在2010至2012年間為所有七層樓宇安裝升降機,2011年批出工程合約,2012年完成。

4) 美亞織綢廠
5) 中染新城 中國染廠大廈,簡稱中染大廈,是一座位於香港荃灣區青山公路388號的大廈,1982年落成,樓高27層,總樓面面積982,777平方呎,由香港興業名下的前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染廠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大廈原為工廠大廈,由於1980年代開始工業北移,中國染廠於2000年代初期把大廈改為辦公大樓,其後進行多次翻新。目前大廈低層為商場「8咪半」,現設有最大租戶宜家傢居。現由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
6) 南豐紗廠 南豐紗廠(現英文名:The Mills,前稱 Nan Fung Cotton Mills),位於香港荃灣柴灣角白田壩街45號,於1954年落成,總面積逾26萬方呎,當時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一至三廠則在1997年拍攝香港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成為私人住宅翠豐臺。四至六廠直至2008年停止營運後改成貨倉。

2014年,南豐集團耗資7億將紗廠進行保育,改為創意空間The Mills。經過四年,到2018年活化工程完成後,分成「南豐作坊」、「CHAT六廠」和「南豐店堂」,並同時把三座獨立的建築物改建成單一建築群。活化工程就舊有結構進行加固工程外,亦保留原有牆身和選用舊式鐵框窗戶。工程由來自英國的建築團隊Assemble負責。

其中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在2018年7月28日首次對外開放。到2019年春天正式開幕。

南豐作坊: 集培育基地、投資基金與工作空間於一身。設施包括媒體工作室、共同工作空間及共用會議室等。

CHAT六廠:  紡織文化藝術館樓高3層,設陳廷驊基金會展廳及共學空間,主力推動當代藝術及社區藝術,並展出紡織藝術、昔日紗廠機器及用具等藏品。中庭運用大量玻璃,頂部設天窗引進自然光。天台經加固後活化成花園。地下保留南豐紡織品牌「金杯」圖案的鐵閘。

南豐店堂: 為體驗式零售店。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